最新研究:帶狀疱疹疫苗 可降低失智症機率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杜宜憲醫師表示,據統計一生得到帶狀疱疹的機會約32%,年齡愈大患病機率愈高。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杜宜憲醫師表示,據統計一生得到帶狀疱疹的機會約32%,年齡愈大患病機率愈高。

(主流傳媒記者吳敏慈/台南報導)近年頂尖醫學期刊陸續發表研究,帶狀疱疹疫苗的效果遠不只「止於皮膚」。2025年4月初,刊登於《Nature》的研究中,史丹佛大學團隊分析了28萬名長者的資料,發現有接種帶狀疱疹疫苗者,在之後7年內,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未接種者低了20%。

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杜宜憲醫師表示,帶狀疱疹(俗稱皮蛇)是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再活化所引起。人們在兒童時期感染水痘後,病毒會潛伏於神經中,一旦免疫力下降,病毒就可能再次活化,造成帶狀疱疹。

杜宜憲醫師強調,帶狀疱疹不僅會帶來劇烈疼痛,在水泡痊癒後,還有可能演變為「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持續數個月甚至數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疫苗接種是目前預防帶狀疱疹與其後續神經痛的最有效方法。

杜宜憲醫師說明,根據統計,一生中得到帶狀疱疹的機會有32.2%。年齡愈大,罹病機率愈高;若家人曾罹患帶狀疱疹,或自身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等慢性病,也會提高感染風險。

早期使用的「減毒活性疫苗」,雖然有效,但保護力會隨時間遞減,而效力更穩定的「重組型疫苗」逐漸成為接種的主流選項。杜宜憲醫師提到,在2024年刊登於《Nature Medicine》的研究發現:新一代重組型疫苗,比早期使用的減毒活性疫苗,能帶來更低的失智風險,而且在女性的效果還更好。

而2025年《Vaccine》期刊的另一篇回溯性研究,分析超過450萬人數據,甚至發現,僅僅只注射一劑重組型疫苗,就能降低失智症風險達11%,而接種兩劑者,失智風險下降32%。

杜宜憲醫師指出,對於50歲以上民眾、免疫力較弱者或有慢性病史者而言,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不只是單一疾病的預防,更是整體健康策略的重要一環,值得民眾納入長期的健康規劃。他也提醒民眾,疫苗接種前應與醫師充分討論,若身體有發燒症狀,須等病況穩定後再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