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骨折又臥床 併發症成老人致命傷

老人骨折若能在黃金期內積極整合照護,可延緩失能風險。

(主流傳媒記者吳敏慈/台南報導)衛福部統計,65歲以上老人傷害致死原因,除交通事故外,第二大原因便是跌倒骨折,造成生理機能急速下降,嚴重威脅生命。高雄榮總台南分院骨科醫師陳建宏表示,65歲以上長者,過去一年就診原因,跌倒骨折的比率高達六分之一,可見跌倒骨折是長者的致命傷。

院方指出,老人隨著年齡的增加,感覺統合能力降低、肌力衰減、肌肉協調度下降,平衡感變差;再加上長者心血管等慢性疾病,或是視力變差、失智和安眠藥物的使用,都是造成容易跌倒的因素。

陳建宏指出,門診65歲以上長者,過去一年有高達六分之一的比例因跌倒就診,臨床上因跌倒導致髖部骨折的高齡患者層出不窮,伴隨著患者多重共病的狀況,讓家屬不敢接受開刀治療,成為臥床老人,而產生許多併發症,是高齡長者骨折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院方表示,衛福部去年7月將老人脆弱性骨折,納入急性後期整合照護方案計畫(PAC)中,目前已收治超過50位脆弱性骨折之長者,居南區之冠。病患術後接受急性後期整合照護住院模式,院方提供患者急性傷口疼痛、積極且持續的復健,以及跨專業團隊整合照護等。

陳建宏臨床追蹤發現,50位接受急性後期照護的患者,在後續的行走、肌力等生活整體功能改善與恢復,遠比那些沒有接受急性後期照護而出院的患者,有顯著的改善。

高齡醫學科醫師陳宣恩也說,老人骨折若能把握在黃金期內,立即給予積極性的整合性照護,可延緩病人失能,並強化急性醫療資源配置效率,與長期照護服務無縫接軌,達到多贏的目標。

院長王志龍強調,過去高齡長輩病患在急性醫療後,普遍出現失能情形,造成對醫療體系、家庭及社會負擔,高雄榮總台南分院配合衛福部政策,組成跨專業團隊,提供醫療、護理、復健治療、吞嚥治療、心理治療,另外也有社工師、營養師等專業評估與諮詢服務,有效提升高齡者生活功能。

院方呼籲,高齡患者接受整合性照護出院後,也要定期回醫院門診追蹤,此外,建議接受進一步周全性老年評估,以積極預防及治療骨質疏鬆症及衰弱症,減少使用不必要的藥物,同時接受肌力訓練與營養衛教課程,以減少再次跌倒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