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維他命D可改善慢性疼痛、抗抑鬱、抗焦慮

(主流傳媒記者吳敏慈/台南報導)長期慢性疼痛、憂鬱、焦慮和失眠,會連帶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對個人和社會經濟造成可觀的損失。最新研究指出,維他命D有助改善纖維肌痛等長期慢性疼痛,還可抗抑鬱、抗焦慮、改善生活品質。

安南醫院研究副院長蘇冠賓指出,維他命D屬於脂溶性維生素,有助於吸收鈣和磷質、預防骨質疏鬆和骨折、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支持神經和免疫系統正常運作,並保護身體免受感染。此外,維生素D還參與調節腦部神經元的發育,對抗抑鬱和焦慮症狀。

雖然目前的治療方法仍無法滿足臨床需求,但安南醫院研究副院長蘇冠賓領導的身心介面研究中心(MBI-Lab),團隊長年著重在非藥物治療精神疾病的研究,最新發表研究成果證實,「補充維他命D」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品質及心理健康,此論文亦刊載於國際知名期刊《臨床醫學》(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蘇冠賓分享論文第一作者楊家純醫師,目前任職於桃園療養院,她提到慢性疼痛是許多科室門診的常見主訴,其中診療最困難的莫過於「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為一種廣泛性肌肉疼痛和深層組織疼痛疾病,通常持續超過三個月,且往往伴隨疲憊感,並出現睡眠障礙、記憶力下降和情緒問題等症狀。

此外,纖維肌痛症患者長期為疼痛所苦,時常因病請假,進而造成工作及社交的障礙。因此,當醫師查詢患者的雲端藥歷時,通常可見滿滿的疼痛控制藥物、反覆的檢測,甚至接受許多非健保給付的介入性治療,但卻換來副作用大於療效,且疼痛難耐、身心俱疲、苦不堪言等感受依舊。

針對長期困擾患者的臨床重要難題,蘇冠賓副院長帶著團隊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系統性回顧及統合分析,發現除了疼痛之外,患者生活品質普遍下降,其中約3成患者更合併焦慮或憂鬱。

團隊進一步從1407篇研究中篩選出76篇,再依研究品質選出最佳的8篇論文進行統合分析,結果發現缺乏維他命D的纖維肌痛症患者,補充維他命D即可改善生活品質和心理健康。

研究主要指標為SF-36量表(又稱「健康調查量表」,為評估個人身心健康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多維度問卷),顯示補充維他命D可以減少情緒對生活的負面影響、改善社會功能及總體健康。另外,從FIQ(纖維肌痛症衝擊問卷)亦可見補充維他命D可顯著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蘇冠賓目前身兼中國醫藥大學醫學院教授,長年致力於憂鬱症和疼痛的研究,發現慢性疼痛會影響基因表達、減低神經可塑性、惡化組織發炎、改變大腦神經迴路等。也是國際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 ISNPR)的創會理事之一,甫於2023年3月獲選為ISNPR副理事長;他亦於2016年創立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TSNPR。

而論文作者之一的張倍禎醫師,為TSNPR現任理事長;另一作者王進崑教授,曾任中山醫學大學校長,是國際知名營養學教授,至今發表逾百篇研究論文,目前也擔任TSNPR理事。

蘇冠賓強調,本論文是第一篇探討營養治療對於纖維肌痛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品質的統合分析,經過大規模的文獻回顧,證實了營養治療中補充維他命D,對慢性疼痛患者有所助益,且透過高品質的臨床實證,不但可以更有信心地解決患者問題,也讓醫師多了一項有效的治療選擇。

安南醫院研究副院長蘇冠賓 (左一)和楊家純醫師(右二)與身心介面研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