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安寧」加護病房急救的抉擇

(主流傳媒記者吳敏慈/台南報導)台灣平均壽命不斷提高,人口老化是必然的趨勢,台灣加護病房的密度更是世界數一數二,在健保制度下,完善的重症醫療堪稱世界之光。但成大醫院內科部醫師謝志成指出,即使再好的醫療也無法阻擋死亡這最後一哩路,近年安寧觀念大力推展,家屬已普遍接受「寧願善終,也不要歹活」的想法。

謝志成指出,實行心肺復甦術已非目前加護病房的常態,以成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為例,包含臨終時辦理病危出院的病人與加護病房中往生的病人共229人中,真正於死亡前接受全套心肺復甦術的患者只占15%。

2018年成大醫院內科第一與第二加護病房共有32床,一年入住病人有1433人次,扣除重複入住177人次,入住人數共有1256人,這些病人最後有930人存活出院,97位轉出加護病房後,於後續照顧過程中往生,另229位病患中,有66位在臨終時辦理病危出院回家往生,其餘163位病患於加護病房往生。

謝志成表示,在加護病房往生的163位病人中,有35位在往生前1天內曾接受心肺復甦術,即俗稱的急救,包括插管、壓胸、電擊等緊急醫療措施;其餘病人的家屬均選擇在心跳休止時,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其中更有25位病人的家屬選擇撤除病人的維生醫療,希望親人勿再受無效醫療的折磨。

他指出,加護病患的治療選項包括氣切手術、再次嘗試拔管、繼續使用氣管內管,或選擇安寧治療,拔管後不再重新插管,協助病人與家屬更了解呼吸衰竭後整體病況。

謝志成說,有許多家屬在老人家入住加護病房後第一個要求,就是不希望病人做氣切且不接受急救;然而,不分青紅皂白就堅決不要氣切,反而讓許多沒辦法脫離呼吸器的病患,只能一直接受氣管內插管,也脫離不掉呼吸器。

謝志成表示,期許經「醫病共享決策」的客觀分析、比較各種治療選項的利弊得失,讓病人與家屬能做出最適合的決定,同時也達到衛教的目的,未來國人對於氣切與安寧療護等資訊能有更多認識,能夠在人生最後一哩路上,做自己的主人。

台灣加護病房的密度世界數一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