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有硬塊不以為意 檢查發現竟是甲狀腺癌

(主流傳媒記者吳敏慈/台南報導)有高血壓及糖尿病的68歲林男,半年前發現脖子左邊有一硬塊,但因無任何不適,也就不以為意,認為過一陣子就會消失;然而脖子的腫塊非但沒有消失,反而愈來愈大,連聲音也開始變得沙啞,才驚覺事態嚴重而就醫。

成大醫院一般外科醫師洪健齡表示,在了解發病過程及基本的理學檢查後,安排病患接受抽血、頸部超音波及腫瘤細針穿刺檢查,確診為甲狀腺乳突癌併雙側側頸淋巴結轉移,病患接受甲狀腺全切除及雙側側頸淋巴結廓清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並接受碘-131治療,目前狀況穩定並持續在門診追蹤。

衛福部104年癌症統計,甲狀腺癌發生率較前一年上升約7%,其發生率排名於女性為第5位、男性為第14位,女性發生人數約為男性的3.3倍。甲狀腺癌好發於40制60歲的中年人,是常見的內分泌腺體癌。

相較於逐年上升的發生率,女性甲狀腺癌死亡率僅排在第24位、男性第26位,整體而言,目前大多數病患接受治療都能有相當不錯的預後。罹患甲狀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有家族病史、幼兒時頸部暴露輻射、碘過多及不足等,當然生活壓力及環境中的汙染源也是可能因素。

洪健齡指出,大部分病患都是因為持續性且沒有症狀的頸部腫塊來院檢查,少數病患則是等到腫瘤已經大到壓迫臨近組織,發生聲音沙啞(壓迫神經)、呼吸困難(壓迫氣管)、吞嚥困難(壓迫食道)等症狀才來就醫,此時併發局部淋巴結轉移或是遠處肺部及骨頭轉移的機會也會增加。

約95%的甲狀腺癌病患,確診後均接受手術治療,洪健齡說,一般手術本身的危險性及併發症發生率並不高。而接受甲狀腺全切除者,術後須長期服用甲狀腺素以維持身體正常機能,同時亦能有抑制癌症復發的功用;若是手術無法切除乾淨的局部或遠處轉移,則在術後合併使用碘-131強化治療效果。

此外,近年來還有蕾莎瓦、樂衛瑪等標靶藥物,讓甲狀腺癌治療有了更多選擇。至於就醫時檢查結果為良性者,洪健齡仍建議,應每3至6個月定期超音波追蹤,再視情況進行細針穿刺。

成大一般外科醫師洪健齡表示,平時可自行檢測頸部,若發現有腫塊應儘早就醫。(記者吳敏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