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025年11月20日 /美通社/ — 由國發會和新創社群共同創建的國家新創品牌 Startup Island TAIWAN 於本日2025年11月20日(四)上午 9:30-12:00 在臺北圓山花博園區 Meet Taipei 盛大舉辦「2025 國際論壇_學術創投 × 創業:開啟全球新創之路」,邀請來自全球的學術創投代表與產業專家,深入探討大學創投如何成為新創發展的關鍵推手,並促進台灣新創與國際市場的連結。
在開幕式中,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致詞中提到非常榮幸能邀請到來自全球頂尖學術創投機構的代表,包含麻省理工學院、東京大學、京都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台灣大學,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學研創業生態的發展。長期以來,國發會一直大力支持台灣新創的成長,尤其聚焦在資金與市場的國際鏈結。我們也注意到,許多頂尖大學都努力將創新研發成果和民間創投、加速器及企業對接,形成完整創新創業生態系,也進一步帶動了這些市場的快速發展,發揮全球影響力。正因為如此,透過今天的國際論壇,希望能借鏡國際經驗,讓台灣學研創業生態環境升級,並透過資金導入,將台灣強大的學研實力轉化創業動能,同時搭配完整的科技產業基礎,必能培育更多具全球潛能的新創,進入國際新創版圖。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創投 E14 Fund 代表-Calvin Chin 提到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深厚根基賦予了系統性的優勢回饋並轉變成為人工智慧與深科技公司,深入探討學術界與創業交集的領域,教授們經常面臨的實際問題,例如股權分配、共同創辦人動態、終身職考量以及受託責任等。以麻省理工學院生態系統為根基的策略性、系統性成功方法。它透過合作夥伴關係、創辦人資源、投資策略以及社群信任,打造出一個自我永續的成長與創新模式。
新加坡大學 NUS Enterprise代表-Germaine HE 則展示了一條為新創公司設計的結構化路徑,突顯在每個階段可獲得的資源與計畫。她強調資金支持、創業支援以及生態系統建設計畫,作為將深科技想法轉化為具影響力創新的關鍵支柱。透過結合風險投資夥伴提供的資源、專業知識與網絡來支持新創公司。這六大要素各自貢獻於推動成長、創新與成功的整體目標,特別是協助新創公司順利取得 Series A 融資。
日本東京大學 UTokyo IPC代表-Takashi Chris Furukawa 則分享了東京大學如何系統性地發展出一個強大的創新生態系統。透過教育、技術轉移、育成機構、資金支持以及合作夥伴關係,東京大學創造了一個支持新創公司並促進創業的環境,為日本的深科技與創新領域做出貢獻。IPC計畫提供了一個全面的框架,從初創階段到全面成長,培育新創企業。透過結合育成支持、投資及合作夥伴關係,該計畫致力於建立一個強大且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生態系統,並專注於深科技及以大學為主導的創業精神。
日本京都大學 Kyoto-iCap代表-Raymond Woo 亦表示日本的大學衍生企業已突破 5,000 多家,展現出以大學為主導的創業生態系統的強大韌性。京都大學在新創企業增長方面脫穎而出,尤其是在關西地區,對日本的創新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京都大學創新資本(Kyoto-iCAP)在培育源自大學的創新創業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專注於深度科技與生命科學領域。它透過充足的資金支持與策略性合作夥伴關係,助力推動日本的創新與創業發展。
台大校友創投代表-Brandon Chiang 談到台大校友基金展現了台灣大學如何整合線上與線下網絡,打造蓬勃發展的創業生態系統。透過學生、校友、教授及台大創投的合作,學校促進創新、支持新創企業,並推動技術商業化。這個互聯的模式確保台大創新生態系統的持續成長與永續發展。
另外兩場論壇分別邀請到 Producer and consultant of CONNECTED on TaiwanPlus 的 Tony Lin 和台經院的副所長范秉航分別擔任主持人與來賓對談探討內容包含創投如何協助新創成長及如和國際化,創投在新創成長過程中的角色與貢獻。聚焦於新創企業如何透過創投資源實現國際化發展。
論壇內容涵蓋多項關鍵議題,包括:
- 如何有效募資:探討新創企業在不同階段的募資策略與挑戰。
- 政府的角色:分析政府如何透過政策支持新創生態系統的發展。
- 人才的重要性:強調專業人才對於新創成功與國際化的關鍵影響。
這兩場論壇不僅提供新創企業實務經驗及策略建議,也促進了創投與新創之間的交流合作,內容精彩絕倫,為台灣的新創生態系統注入更多動能。
更多精彩的內容請持續關注 Startup Island TAIWAN 官方網站與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