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聯酋迪拜2025年10月21日 /美通社/ — 全球交易量第二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Bybit欣然宣佈,在2025年EDGE大會上,Bybit卡獲得全球支付技術領軍企業萬事達卡(Mastercard)認可,被評為「表現最佳的加密貨幣卡」。
萬事達卡舉辦了其旗艦論壇EDGE的第四屆活動,該論壇旨在塑造東歐、中東和非洲地區(EEMEA)支付領域的未來。此次活動匯聚了來自各行各業的高層全球管理人員,共同探討支付、數字基礎設施及消費趨勢領域的新興機遇。以「商業:解碼」為主題的2025年EDGE大會,深入探討了代理型人工智能(agentic AI)、嵌入式金融、代幣化以及穩定幣等創新技術如何重塑全球商業格局,並加速金融科技的發展。
Bybit卡:通往未來加密貨幣支付的快速通道
自2024年推出以來,Bybit卡已在全球範圍內累計擁有超過200萬持卡人。該卡憑借將加密貨幣與傳統支付渠道無縫整合的獨特優勢脫穎而出,既能滿足數字資產持有者的日常需求,又優先為社區用戶打造富有回報的體驗。通過豐厚的獎勵機制、涵蓋實用領域至文化領域的獨家合作,以及創新解決方案,Bybit卡使用戶能夠在萬事達卡網絡覆蓋的全球數百萬商家處,自由轉換並使用其數字資產進行消費。
Head of Marketing at Bybit Card and Pay Sophie Chen表示:「我們很榮幸能夠獲得萬事達卡授予的這一獎項。萬事達卡是金融創新領域的全球領導者,也是支付技術領域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這一認可證明了Bybit『使加密貨幣自由成為現實,讓數字資產更貼近日常用戶』這一願景的正確性。Bybit卡展現了數字資產在互聯世界中的潛力。2025年EDGE大會匯聚了積極構建這一基礎設施的企業,我們將專注於確保加密貨幣用戶能夠獲得與傳統持卡人一樣無縫的支付體驗。」
這一認可的獲得,正值支付行業通過嵌入式金融、代幣化以及人工智能驅動型商務解決方案,實現迅速轉型。
萬事達卡自身的創新舉措便彰顯了這一加速轉變的趨勢。目前,歐洲地區近半數的萬事達卡在線交易均已實現代幣化,且正朝著到2030年實現100%代幣化的目標穩步邁進。在人工智能驅動型商務領域,行業報告顯示,2025年,人工智能助手或將承擔20%的電子商務活動,這凸顯出安全、智能的支付基礎設施(如Bybit卡所獲認可的這類設施)的關鍵重要性。
Left to right: Mete Guney,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Market Development, Eastern Europ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Mastercard, and Yong Hui Tan, Global Head of Finance, Bybit
表現最佳,最受喜愛
Bybit卡讓加密貨幣持有者能夠輕鬆地在現實場景中使用其數字資產進行消費,提供即時兌換服務、具有競爭力的匯率、獨一無二的用戶權益,並且可以在全球數以百萬計的萬事達卡合作商戶處使用。
Bybit卡的主要特性:
- 加密貨幣便捷體驗:憑借面向萬事達卡持卡人提供的實體卡,可以實現法定貨幣與加密貨幣間的無縫消費,還能在全球各地支持該服務的自動取款機(ATM)上提取現金。
- 無年費,且餘額可享最高達8%的年利率。
- 全年福利:包括Netflix、Spotify及部分選定人工智能工具在內的訂閱服務可享100%費用返還,還能進入機場貴賓休息室,且其他福利會進行季節性更新。
- 多資產交易與返現:支持使用比特幣(BTC)、以太坊(ETH)、瑞波幣(XRP)、Toncoin (TON)、泰達幣(USDT)、美元硬幣(USDC)、MNT和幣安幣(BNB)進行交易;返現選項包括美元硬幣、泰達幣、比特幣和雪崩幣(AVAX),且更多返現選項正在推出中。
請在社交媒體上關注#Bybit / #CryptoArk / #BybitCard /#ImakeIt。
關於Bybit
Bybit是全球交易量第二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服務於全球7000多萬用戶。Bybit成立於2018年,旨在通過為大眾打造一個更簡單、開放和平等的生態系統,重新定義去中心化世界的開放性。Bybit高度關注Web3領域,與領先的區塊鏈協議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提供強大的基礎設施,並推動鏈上創新。Bybit以其安全的資產托管、多元化的交易市場、直觀的用戶體驗和先進的區塊鏈工具而聞名,它彌合了傳統金融(TradFi)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間的差距,賦能開發者、創作者和加密貨幣愛好者充分挖掘Web3的潛力。訪問Bybit.com探索去中心化金融的未來。
如需瞭解Bybit的更多詳細信息,請訪問Bybit Press
媒體咨詢,請聯繫:media@bybit.com
獲取最新消息,請關註:Bybit的社區和社交媒體
Discord | Facebook | Instagram | LinkedIn | Reddit | Telegram | TikTok | X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