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傑出大學生選舉」圓滿舉行 主席李尚仁冀得獎者貢獻社會

香港2025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香港明德會舉辧的「2025 香港傑出大學生選舉」已經圓滿結束,並於11月10日進行頒獎典禮,表彰二十位在學術成就、社會服務及領導才能方面表現卓越的大學生。典禮邀得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事務科青年專員陳瑞緯及首席評審、前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等嘉賓出席,共同見證並祝賀獲獎學生。

「香港傑出大學生選舉」圓滿舉行  主席李尚仁冀得獎者貢獻社會
香港明德會主席李尚仁(左)、青年專員陳瑞緯(中)、首席評審吳克儉(右)與十位榮獲「傑出大學生」獎項的同學合影。

香港明德會由常務會長及主席李尚仁博士於2020年創辦,以「明德」為名,寓意從基礎出發,致力服務青年及貢獻社會,推廣積極向上的青年文化。「香港傑出大學生選舉」作為該會年度重點活動,自2022年首辦以來,今年已踏入第四屆。選舉面向全港大專院校學生,不僅看重學術潛能,更重視培養服務社會的精神。

以「明德」為本 推動青年全人發展

選舉特色在於學生必須參與由明德會與不同機構合辦的工作坊及義工活動。今年已舉辦超過十場工作坊及四項義工服務,包括由立法會議員郭玲麗主講的未來職業發展講座、生涯規劃及履歷製作LinkedIn活動、創業工作坊及理財工作坊等,全方位提升學生能力與社會觸覺。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事務科青年專員陳瑞緯在致辭中祝賀所有獲獎學生,並肯定他們在學術成就、領導才能及社會服務方面的卓越表現。他強調,特區政府透過《青年發展藍圖》積極推動青年成長,自2022年底已落實超過160項措施,並新增90項新舉措,為青年提供更多元發展機會。

首席評審、前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分享評審觀察時指出,今年候選人水平顯著提升。他勉勵學生加強家國情懷,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並提升表達與應變能力,結合具體行動貢獻香港與國家。他亦提到評審過程極具挑戰,因候選人背景多元,表現出色。

報名人數持續上升 活動認受性不斷提高

香港明德會常務會長及主席李尚仁博士感謝特區政府及各間大專院校的支持,令活動得以順利舉行。他介紹評審團引入法律、商業等跨行業成員,增強評審多元性,並寄語獲獎學生繼續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在各個領域貢獻所長,回饋社會。他續指,活動報名人數由首屆約100人增至本年約300多人,顯示活動認受性不斷提高。他期望活動長遠能成為極具代表性的青年盛事,透過口碑傳播,建立持續品牌,並持續關注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與成長,推動社會服務及香港發展,帶領青年人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嚴格評選機制 表彰卓越成就

是次選舉經過嚴格初選,根據學術成績、活動參與度及公益服務三項準則,於九月選出20位優秀大學生進入最終面試。當中第11至20名榮獲「優秀大學生」獎項,每位獲獎者獲頒港幣5,000元獎學金、活動參與證書及香港明德會推薦信。而最高榮譽的「十大傑出大學生」獎項,由星級評審團從20位入圍者中選出十位得主,每人獲頒港幣10,000元獎學金、活動參與證書及推薦信。

是次「十大傑出大學生」的得獎者分別為來自香港大學的陳詩淇、余杏慈、葉滙卓、香港中文大學的方靖淇、叶炫妃、黃一隅、香港城市大學的韓鋕泓、香港嶺南大學的陳灦傳、香港都會大學的李慧霞、王楚雯。

得獎者心繫社會 以行動回饋社會

於香港大學修讀教育的陳詩淇同學反思「傑出」不僅是個人成就,更是回饋社會的決心。她坦言參與教育創新活動的經歷,讓她更關注教育的包容性。因此她已籌備並計劃開發結合AI、音樂與桌遊的教學工具,幫助資優生及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生,並將部分獎學金捐贈至香港大學課程助學金,支援經濟困難學生。

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中國研究的叶炫妃同學感謝明德會的認同,並分享參與義工活動的體會,強調同理心與感同身受的重要性。她計劃未來推廣全人教育,透過社交媒體分享學習方法,並希望設立個人獎學金。

典禮上亦向各大學代表及合作機構頒發感謝狀,感謝他們對活動的鼎力支持。是次活動不僅表彰優秀學生的成就,更展現香港青年積極進取、貢獻社會的精神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