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份白皮書揭偏頭痛損害工作效率籲管理層與患者一同正視及治療

香港2025年10月24日 /美通社/ — 本港每 8 人就有 1 人被偏頭痛困擾 1, 而正在職場拼搏的青壯年族群最為常見 2,而每當偏頭痛發作時,可以令人完全失去生活及工作能力,打工一族隨時因頭痛發作而需請病假, 即使硬撐上班亦無法發揮正常表現,或令自己陷入職場危機之中。但礙於不少僱主、僱主及大眾對偏頭痛的認知不足,以致部份患者未能得到適切及針對性的治療。

本港首份白皮書揭偏頭痛損害工作效率籲管理層與患者一同正視及治療
香港頭痛學會副主席韓方光醫生、香港頭痛學會主席李可倫醫生,以及Links International LTD 亞太區人力資源及生命科學顧問副總監朱家樂。

為此,十位來自醫護、科研、人力資源及保險業等界別的代表,合作撰寫了全港首份針對偏頭痛治療的白皮書(Transforming Migraine Care in Hong Kong – A Path to Enhanced Treatment Access),探討及闡述偏頭痛對患者甚至整體經濟造成的影響,希望藉此激勵社會各界進一步了解偏頭痛,並建議制訂合適的政策,協助患者擺脫長期頭痛帶來的困擾。

偏頭痛破壞力被低估 無聲損害生產力

香港頭痛學會主席、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李可倫醫生指出,根據白皮書的分析,偏頭痛的破壞力一直被低估,它不但導致患者承受各種症狀和不適, 更引致本港損失數以億元計的生產總值。以新加坡為例,當地研究發現, 偏頭痛令當地每年損失近 7.5 億美元的生產力,每一名患者每年因為偏頭痛而需請假近 9.8 日,即使勉強上班仍導致損害約 7.8 日的生產力 3

香港頭痛學會副主席、腦神經科專科醫生韓方光醫生表示,偏頭痛並非普通頭痛,而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在香港以至全球也十分常見,本港每 8 人就有 1 人患病 1,所以絕對不容忽視。當偏頭痛發作時,痛楚可持續4 到 72 小時,亦可能伴隨出現噁心或嘔吐,若沒有適切的治療,偏頭痛亦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2, 5 & 6

正視偏頭痛影響 積極治療助展現優勢

Links International LTD 亞太區人力資源及生命科學顧問副總監朱家樂先生(Michael Chu)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剖析僱員因偏頭痛發作而缺勤或硬撐上班對職捱的影響。他更指,有時僱員及僱主都不清楚「頭痛」與「偏頭痛」的分別,最終可能造成誤解。他呼籲,僱主應提升對偏頭痛等長期病患的認知,鼓勵僱員應盡早接受適當的診治,一來可以減低僱員的 不適和困擾,二來亦可以改善僱員的工作效率,帶來僱傭雙贏的局面。

朱家樂表示,僱主將新式偏頭痛治療納入保障範疇,或會增加公司的開支, 但回報是僱員可正常工作和表現,是一項十分值得的投資。他指,面對經濟環境未明朗,僱員亦要積極及主動應對,如果患有偏頭痛,應該盡早 求醫及接受適當的治療,從而避免頭痛發作影響工作表現,讓自己可以保持職場優勢。

雖然尚未完全釐清偏頭痛的確切成因,但近年愈來愈多證據顯示,腦內化學物質水平如血清素、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等、神經和血管 發生短暫變化而造成 4-7。其中,抗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藥物亦獲研究證明可以有效舒緩及預防偏頭痛發作 8,國際臨床指引也建議,使用這類針對偏頭痛發病機理的新式藥物預防及治療急性偏頭痛 9 & 10

白皮書建議從多方面入手 助偏頭痛患者得到適切有效治療

偏頭痛是有藥可醫及能預防的疾病,尤其新式治療不斷湧現,為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和希望。然而,受制於公眾認知不足、新式藥物未納入安全網等原因,不少患者因此未能得到所需的針對性治療。根據英國過往經驗,投放於偏頭痛治療是物有所值及符合成本效益的策略,可以在人力及醫療體系帶來正面影響 11

白皮書在偏頭痛治療方面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改革政策以帶來公平性,讓每一名患者也能得到適切的治療、加強偏頭痛的基層醫療管理、強化病人權益及公眾認知教育、創新保險模式,以及多方協作,藉以減低偏頭痛帶來的破壞。

李醫生總結時表示,偏頭痛為個人生活質素及工作效率帶來負面影響, 藉此呼籲社會各界應將偏頭痛視為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優先事項,並採用基於實證及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讓患者可以得到適切的治療和支援,解鎖香港成為更健康、更具生產力的城市。

關於香港頭痛學會

香港頭痛學會致力於推動頭痛醫學的發展與公眾教育。我們為大眾提供頭痛的成因、症狀及治療等全面資訊,以提升公眾的健康危機意識;同時,我們亦舉辦專業醫生交流活動,透過專科醫生分享 臨床病例與醫療方案,促進醫學界對頭痛治療方針的協作與進步。

參考資料:

1. Cheung RT. Headache. 2000;40(6):473-479.

2.  Peters GL. Am J Manag Care 2019;25:S23-S34.

3.  JJY Ong, et al. Cephalalgia Reports. 2020;3.

4.  Pescador Ruschel MA, De Jesus O. Migraine Headaches.

5.  Mayo Clinic. Migraine: Symptoms & causes.

6.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Headache.

7.  WebMD. What is migraine?

8. Croop R, et al Lancet. 2019;394(10200):737-745.

9.  American Headache Society Position Statement: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Inhibitors should now be considered a first-line option for migraine prevention.

10.  Puledda F, et al. Cephalalgia. 2024;44(8).

11.  Gepants. The Migraine Tr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