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碳權交易所揭牌!總統:帶動4兆元以上民間投資

(主流傳媒記者蔡宗憲/高雄報導)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高雄市長陳其邁今天出席台灣碳權交易所開幕揭牌典禮。蔡英文表示,未來會透過「自願減量額度交易」、「增量抵換交易」及「國外碳權交易」等機制三管齊下,對應設立三大交易板塊,運用交易平台落實淨零排放的目標,加速淨零轉型進程。預計2023到2030年,能夠帶動4兆元以上的民間投資,創造5.9兆元的產值,並提供超過55萬個相關的就業機會。

蔡英文表示,台灣碳權交易所是由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以及台灣證券交易共同出資成立,總公司設於高雄,資訊教育中心則設於台北,一起分工營運。2050年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共識,也是台灣的目標。

蔡英文說,「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即將在今年10月開始施行,加上全球RE100的企業承諾,都一再顯示,減碳不再只是道德倡議,更是臺灣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繼續脫穎而出,所必須面對的貿易議題以及供應鏈要求。

陳建仁表示,台灣的碳權交易所未來將建置國內碳權交易市場的機制,也會提供國外碳權買賣的服務,讓企業能更能充分認識排碳成本,促進低碳科技應用和綠色轉型,同時也能提供碳諮詢的服務,和相關人才培育、教育訓練。

陳其邁致詞時感謝蔡總統及行政院大力支持碳權交易所在高雄成立,協助實現高雄產業轉型,他也感謝環保署、國發會、證交所,期待未來邁向淨零轉型的過程,也會與產業界全力來合作,一起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

陳其邁指出,台灣碳權交易所的成立,除了彰顯公正轉型,也轉成市場驅動模式。在公正轉型部分,高雄碳排一年約5700萬噸,佔台灣20%,其中工業能源部門佔83%,高雄過去擔負重工業的汙染、高碳排列管90家廠商全都在高雄,也表示市場就在這裡,而未來也面臨歐盟CBAM的碳關稅,對企業而言面臨嚴峻挑戰。

而過去是由政策推動或地方法規要求的減碳模式,現在則轉成市場驅動,他舉例說明,過去數位轉型,是利用AIoT、人工智慧的技術,讓生產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但面對歐盟CBAM的要求,若沒有將減碳技術落實在生產過程中,也意味著未來鋼鐵、石化、肥料等外銷到歐盟的產品,就必須負擔額外的碳關稅。

陳其邁說明,高雄推動雙軸轉型的重要意義,在於當廠商進行數位轉型的過程中,也必須將減碳納入生產製程調整,是高雄在地企業如鋼鐵、石化等產業的生存之戰。他也特別感謝中鋼、中油、日月光、台塑等在地企業,能共同體驗所面臨的困境與機會,因此,市府協助以大帶小成立淨零策略大聯盟,但近2年其實已是企業拉著地方政府一起進行。

陳其邁說,希望未來碳盤查、碳交易、減碳技術等項目的系統整合上,能比照5G AIoT提供相關進駐協助方案,吸引大型的國際碳盤查認證、證照等公司也可以到高雄來群聚最完整的生態系,並成立減碳創新中心。

總統蔡英文、行政院長陳建仁、高雄市長陳其邁出席台灣碳權交易所揭牌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