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副作用「持續近1個月」 求助中醫症狀才緩解

(主流傳媒記者吳敏慈/台南報導)今年因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不少民眾陸續施打疫苗,其中40歲的阿敏(化名),在施打AZ疫苗後發燒畏寒、失眠、心悸加重,疫苗副作用症狀持續近1個月,才前往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梁祐爾門診求診。

阿敏有早發性停經且心律不整、運動後容易頭暈,常常工作壓力大、肩頸僵硬痠痛、長期失眠。醫師診療發現,阿敏脈象沉而無力、舌頭乾而有裂痕,中醫觀點屬「陰虛氣滯」的體質,在用中藥滋陰安神、疏通氣機後,阿敏的不舒服才獲得緩解。

此外,常見的流感疫苗副作用,除了局部注射部位紅腫疼痛,還有畏寒、發燒、疲倦、頭痛、肌肉酸痛等似感冒症狀,也可能出現皮膚的過敏反應,例如:搔癢、紅疹等,或者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表現。

「要避免疫苗注射後的不舒服或者嚴重副作用,中醫會是好幫手!」奇美中醫師梁祐爾表示,中醫的治療方針,是糾正人體被激活免疫反應後的失衡狀態。

不同於接種前吃普拿疼會有「影響體內抗體產生」的疑慮,中藥在抗炎、解熱鎮痛的同時,可以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也有助於調理消化功能及調整神經系統的活動。

過去幾個月新冠疫情蔓延,不少人在接種前後接受中藥調理,梁祐爾表示,輕度的新冠疫苗副作用症狀其實和流感疫苗雷同,中醫的解讀並無不同,會根據病人個別體質及症狀進行治療。

注射前多扶正益氣;注射後類流感症狀,以溫通宣發、或解熱藥物,來有效緩解;針對胃腸道及皮膚過敏,中藥可透發紅疹,理氣化濕改善噁心、腹脹、腹瀉;而針對注射部位軟組織發炎而產生的緊繃腫脹,用針灸來鬆解,皆有不錯的療效。

梁祐爾觀察,疫苗副作用與病人原先體質相關,為避免同時感染流行感冒而增高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建議高風險族群儘早施打流感疫苗。若是害怕副作用,注射前後可前往登記合格之中醫諮詢、診察,切勿擅自到藥房抓藥或服用來路不明的偏方。

不少民眾擔心疫苗副作用,於接種前後接受中醫調理。